中国式领导力,何以变得如此重要?
去年9月,杜道明(Dominique Turpin)教授接任中欧欧方院长。杜道明教授是一名卓越的商学院管理者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,近期,他对领导力教育和商学院发展发表了洞见。
他认为,全球商业领袖具备“中国深度”变得愈加重要,深度了解中国式的领导力,学习中国企业的领导力实践将有助于企业的增长和扩展。此外,当今商学院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:速度太慢。商学院必须变得更加敏捷、更加谦逊,提高变通能力和适应能力。
01
领导者的韧性
今天的领导者需要具备怎样的领导力?其实领导力是一个宽泛的说法。在研究体系中,领导方式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,我们研究过日本、美国和中国的领导风格,其中都包含了文化效应。从管理学的历史发展变革来看,60年代,大家都在研究美国的领导方式,之后转向了德国和北欧的领导风格。到了80年代,日本的领导方式风靡起来,后来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日本的领导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,其实,在日语中甚至都没有“领导”这个词。
我不确定世界上是否存在某种最优越的领导模式,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文化中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。由于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市场扩张,我认为,人们会非常好奇,试图理解领导力在中国的含义,以及中国式的领导力如何让其他公司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获得成功。这也是学生来中欧学习的部分目的,他们渴望深度了解中国式的领导力,学习中国企业的领导力实践。
今天的领导者需要具备许多品质,首先,如前所述,成为负责任的领导者的理念变得越来越重要,这也是中欧所倡导的。商学院的历史起源于美国,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兴盛。今天,在很多地方,人们开始觉醒,并呼吁以一种不自私、不利己的方式来分配资源。因此,我认为,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思考,未来的商业将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。全球公民已经达成了共识,我们需要合作,共同来应对气候变化、世界治理等问题。
此外,领导者和企业想要获得成功,特别是在不确定的世界局势中,还需要具备三个要素。首先是时机。选择时机非常关键,如果企业在错误的时间推出了正确的产品,那么可能不会获得消费者的喜欢。其次是选择正确的价值主张。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解决别人的问题。如果产品、服务能够精准地解决别人的痛点和问题,就更容易获得成功。最后是韧性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,领导者必须克服一路上不断出现的不同障碍。事实上,在坚持和成功之间总是有一条细微的界限,坚持正确的方向很可能会获得成功,坚持错误的方向则容易失败。因此,企业家需要区分正确的和错误的坚持。
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下,我们要怎样保持韧性?首先,我们当然要保持乐观,相信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好。我经常说,企业家和商业领袖需要前所未有的乐观。作为一个领导者,不能对员工表现出悲观和泄气的信号,如果企业家直接告诉员工“我不知道世界将走向何方”,那员工必将士气低落。另外,我们要保持耐心,耐心在某种程度上是韧性的同义词。我们虽然面临暴风雨,但暴风雨后总会有阳光。所以我们需要等待,也需要磨炼实现抱负的手段。比如,保持谦逊、提高适应力、留住优秀的人才、获得足够的金融资源和工具的支持等,等待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。
02
商学院的使命与挑战
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和难以预测的未来,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商学院和管理教育的使命与挑战。
我认为,目前商学院的使命主要包含三点。
首先,培养兼具硬技能和软技能的领导者。硬技能是企业和组织经营管理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,比如怎样分析资产负债表,怎样洞察客户需求;软技能则包括自我认知、领导技能、好奇心等。我们看到,很多行业已被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颠覆,他们解决了前人没有考虑过的客户痛点。此外,软技能还包括人员和组织管理。其实说到底,商业就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。
其次,培养负责任的领导者。商学院应该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,培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。可持续发展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,而是我们亟须实现的目标。因此,教授、学者必须行动起来,学术界必须做好及时、充分的准备,为未来的商业领袖传授更多相关的知识。
最后,培养能够创造价值的领导者。企业领导者不该是利己主义者,而应通过自己和企业的技术,为社会、为每个人创造价值。同时,他们也应抱有谦卑的态度,因为我们并不总是能够找到解决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方法。
要实现这些使命,商学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我认为,当今商学院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:速度太慢。
世界变化越来越快,相比而言,学术成果的产出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缓慢,当研究人员完成研究,发表学术成果的时候,商业世界很可能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。因此,商学院提高变通能力和适应能力迫在眉睫。我们必须变得更加敏捷、更加谦逊,在外部环境变得更为严峻时,我们可以迅速找寻合适的应对方案。
我们经常说,商学院太保守、太僵化了,因为很多商学院都远离商业实践的第一线。其实,我们在教授创业课程的同时,也需要发挥企业家精神,不时进行冒险创新。商学院可以更加贴近企业,关注企业的最新发展。事实上,企业也希望管理教育行业能够及时地关注它们的最新变化和需求。
另外,商学院的同质化较为严重。全世界的商学院大多在教授同样的课程,且以同样的方式推进国际化。我研究了一些一流的商学院,令我惊讶的是,很多学校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和策略。如果商学院都提供相同的课程,那么人们就只会关注数据和价格。明确的定位意味着创造一个差异化的、独特的空间,表明你拥有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特质。企业常常使用这样的差异化策略,有些商学院也已取得差异化成果,比如哈佛商学院擅长综合管理技能的培养,凯洛格商学院的市场营销系在全美领先,斯坦福商学院专注于创新和创业。作为营销学教授,我很执着于差异化,我认为中欧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,连接了中国和全球,同时具备了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。
同时,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,商学院还需要清晰的视野和远景。在经济衰退、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,未来的方向是模糊的。但领导者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大家,“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危机”。商业领导者要对未来保持超乎寻常的乐观,应该尝试提出解决方案,为人们指出接下来三五年世界和社会的趋势和可能性。
此外,商学院也要促进包容性与参与度。管理教育不仅要参与研究不同行业的发展,而且要包容性地吸纳不同背景、不同价值观的人才。我们要更多地考虑新生代,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,比如对于最新的技术领域和其他快速发展的新领域,年轻一代能讲述更好的故事。另外,在某些地区,我们正面临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,比如欧洲、日本和中国,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将越来越少。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谦逊,加快推进国际化,尽可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,促进商学院和企业的基业长青。
03
具备“中国深度”的重要性
在当今全球市场和商业世界,中国是不可忽视的伙伴。考虑到企业的持续增长和战略扩张,全球商业领袖都不会放弃中国市场,因此,商业领袖具备“中国深度”变得愈加重要。
首先,在可见的未来,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,这也是整个世界对中国如此感兴趣的原因。中国将持续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,这个过程可能还会加速演进。虽然新冠疫情引发了很多新的棘手的问题,但是中国市场仍然是许多西方企业不可忽视的。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,同时也对中国以外的企业构成了挑战,亚洲、欧洲或美国的企业面临来自中国对手的激烈竞争。
其次,目前,西方商学院教授的很多知识都来自西方商业世界,但是在西方管用的经验在欧洲和美国之外不一定奏效。因此深度了解中国、了解中国本土的经验非常重要。
最后,有人认为,中国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成功,随之而来的结果是变得更加西化。但事实上,中国变得更加中国化了。对于西方人来说,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独特之处显得更加重要。此外,中国企业在海外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,所以还有很多经验要向中国的企业学习。
在这一背景下,中欧作为中国、欧洲和世界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,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。当我与中欧课程主任们交谈时,我问他们:中欧的竞争优势是什么?人们为什么选择中欧?答案十分有趣,他们认为,中欧可加深人们对中国的认知,同时极大地促进人们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。
中欧是一所扎根中国的商学院,积累了许多关于中国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深度知识和案例,为大家了解中国深度提供了很多实践经验。同时,它也和全球有着紧密的连接,很少有商学院能做到这一点,我想这就是它的特别之处。
教授简介
杜道明博士是中欧国际学院欧方院长,市场营销学教授。杜道明教授于2022年9月加入中欧并出任欧方院长。杜道明教授是市场营销学专家与日本专家。他是瑞士IMD商学院电通教席教授与外部关系部院长(至2022年),2010年至2016年曾任瑞士IMD商学院院长兼教务长,并担任雀巢教席教授。在1986年加入瑞士IMD商学院前,他曾是法国公司派遣驻扎在日本东京的代表。于法国昂热高等商学院(ESSCA)获得硕士学位后,他赴日本上智大学继续深造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。
文中创意图片已获海洛图库授权。
编辑 | 潜彬思
责编 | 岳顶军
你认为商学院应教授什么?欢迎留言分享,内容最走心的3名读者将获得中欧知识笔记《未来的答案》一本和“嘉话丑说”播客书签一张(随机)~
关注中欧官方视频号,获取更多教授洞见
推荐阅读
点击咨询中欧课程